Loading...

丰田电动化反攻:2027年前推10款新车,市场需求不足倒逼英国电动车政策改革|海外日报
丰田汽车(来源:Electrek)文 | 陈昱竹 编辑 | 张博文「Top3News」丰田电动化反攻:2027年前推10款新车丰田汽车(来源:Electrek)要点:丰田汽车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10款全新电动车,将现有产品线扩大三倍至15款车型,以追赶比亚迪等领先企业。新车型将覆盖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及东南亚市场,并计划在美国、泰国和阿根廷新建生产基地以规避关税。目前丰田仅在中日生产电动车,2024年销量仅14万辆(同比增长34%),远不及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即销售41.6万辆)。重点车型包括:美国市场的三排电动SUV(2026年投产)、欧洲市场的bZ4X/C-HR+/UrbanCruiser电动SUV、泰国市场的电动Hilux皮卡,以及中国售价1.5万美元的bZ3X(首发1小时订单破万)。2026年产量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80万辆。观点:  丰田的激进电动化转型折射出传统车企的生存焦虑——尽管其全球销量领先,但电动车领域已被比亚迪甩开身位(比亚迪单月销量超丰田全年)。通过多区域本土化生产(如泰国电动皮卡应对比亚迪Shark)和低价策略(中国市场bZ3X),丰田试图挽回劣势,但目标产量腰斩暴露供应链与技术储备的短板。在欧美市场,丰田需以Lexus高端电动车型维系品牌溢价;在亚洲市场,则面临比亚迪海外扩张(匈牙利/墨西哥工厂)的直接挤压。这场"大象转身"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能否在2027年前实现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的双重跨越。日产全新LEAF跨界电动车抢先曝光尼桑LEAF(来源:Electrek)要点:日产即将发布第三代LEAF电动车,新车基于CMF-EV平台打造,采用跨界设计风格,WLTP续航预计达600公里(EPA标准或接近483公里),较现款212英里(341公里)显著提升。作为日产首款配备NACS充电口的车型,新车已在加拿大特斯拉超充站测试曝光。北美市场将率先于今年下半年上市,与Ariya共同组成产品矩阵。日产还宣布将在2027年推出"冒险风格"电动SUV,并计划未来在美加市场投放10款新车型,包括2026年首推插混版第四代Rogue。观点:    第三代LEAF的跨界转型和续航突破,标志着日产对经典车型的彻底革新,NACS接口的加入更凸显其顺应北美充电标准统一的战略眼光。不过,在特斯拉ModelY等强势竞品压力下,其实际续航表现(尤其是EPA测试结果)与定价策略将决定市场接受度。而密西西比工厂电动SUV的规划,则暴露日产试图通过差异化产品收复北美新能源市场份额的野心,但2027年的投产时间窗口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通用首曝纯电科尔维特概念跑车雪佛兰CorvetteEV(来源:Electrek)要点:通用汽车(GM)近日通过其英国皇家利明顿温泉新设计工作室发布了一款纯电动雪佛兰科尔维特(CorvetteEV)概念车,首次展示下一代科尔维特的潜在设计方向。该概念车采用“从零开始”的设计理念,融合经典元素(如1963年Stingray的分体后窗)与未来感造型,鸥翼门设计酷似保时捷MissionX超跑。车身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保留科尔维特标志性线条,下半部专为电池组优化,并借鉴航空工业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如高速过弯时可展开的dorsalfins)。尺寸较现款C8更紧凑(长4669mm×宽2178mm×高1030mm),接近法拉利SF90,内饰配备增强现实HUD。GM强调此为纯设计研究,暂无量产计划,但将影响未来科尔维特车型开发。正文(字号15两端对齐16行间距1.75字间距0.5)观点:这款电动科尔维特概念车展现了GM在电动化时代对性能美学的重新思考——既致敬经典(如“ApexVision”全景玻璃),又大胆创新(如赛道/日常双模式空气动力学设计),其超跑化风格甚至向法拉利/保时捷靠拢。尽管GM明确表示暂无量产意图,但该设计或为后续电动科尔维特奠定基础,尤其配合欧洲市场扩张战略(同步预告的GMC概念车则凸显多品牌协同)。若未来量产,凭借科尔维特“技术标杆”的传统定位,有望成为特斯拉Roadster等电动超跑的有力竞争者。「大事件」特斯拉能源元老创立HeronPowerHeronPower(来源:Electrek)特斯拉前核心高管DrewBaglino(曾任职18年,主管电池、电机及能源产品等核心业务)在离职一年后创立新能源公司HeronPower,专注开发电网用固态变压器。该项目已启动3000-5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CapricornInvestmentGroup领投)。固态变压器相比传统变压器具有电压调节(适应风光发电波动)、快速电源切换、紧凑体积及主动控制等优势,有望加速电网可再生能源转型。Baglino在特斯拉期间积累的大规模电力电子生产经验,将直接助力这一技术商业化突破。 欧宝发布Vivaro电动运动版商用车Opel纯电动商用车特别版(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欧宝(Opel)推出VivaroElectricSportive纯电动商用车特别版,兼具实用性与品牌形象展示功能。该车长4.98米、高约1.9米,适配地下停车场,提供厢式货车(48,500欧元起)和双排座版本(51,500欧元起)。搭载100kW电机和75kWh电池,WLTP续航352公里,支持11kW交流慢充和100kW直流快充(45分钟充至80%)。其"运动版"特色包含:引擎盖黑黄条纹贴纸、车身同色包围、17英寸合金轮毂、全LED照明系统;标配四大套件——"视野与灯光"(含电调加热外后视镜)、"动态环视"(数字后视镜系统)、"互联导航"(10英寸触屏+车机系统)和"舒适"套件(双区空调/无线充电/加热方向盘等),载货空间达5.8立方米且有效载荷1吨,完美平衡商用需求与乘用车级舒适体验。 市场需求不足倒逼英国电动车政策改革英国电动车(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英国政府宣布调整零排放汽车(ZEV)政策,放宽原定逐年提高的纯电动车销售配额要求(原计划2025年达28%),并降低未达标的罚款力度,同时允许混合动力车(含插电式PHEV和普通HEV)销售至2035年。此次调整源于电动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车企被迫降价清库存(如Stellantis甚至关闭卢顿工厂而非转型电动化)。尽管保留了2030年禁售纯燃油车的核心目标,但新政通过"增强2030年前目标灵活性"、即将公布的"现代工业战略"及"数亿英镑电动车税收优惠"等措施,试图平衡环保目标与产业现实。地缘政治因素(英国27%汽车出口美国)也影响了政策走向,首相斯塔默强调需加速经济转型以应对全球贸易变局。具体细则将于未来数月明确。 沃尔沃推出电动卡车“月租”服务,R&MTrucking成为首单用户卡车(来源:Electrek)美国货运公司R&MTrucking成为沃尔沃"卡车即服务"(TaaS)模式的首个客户,通过订阅方式启用沃尔沃VNRElectric电动半挂卡车(6×4驱动、6电池组配置,续航275英里/90分钟快充至80%),用于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周边区域物流运输。该模式由沃尔沃金融服务(VFS)推出,采用12个月为周期的弹性订阅方案,通过降低首付门槛(缩小电动与柴油卡车首付差额)和全包式服务,帮助车队规避高昂的初始投资(电动卡车价格通常比柴油车高50-300%)。R&MTrucking同步在仓库安装充电桩支持夜间补能。行业分析指出,此类创新金融方案能缓解现金流压力,加速商用车队电动化转型。「酷产品」宝马iX宝马iX(来源:TopGear)宝马iX(来源:TopGear)宝马iX中期改款车型推出,带来设计微调与技术升级。外观上,标志性格栅新增纵横框架设计,前后保险杠增加车身同色处理,可选发光格栅饰条(M70标配)。内饰延续"移动客厅"理念,采用曲面玻璃屏、哑光木质饰板等独特材质。宝马iX(来源:TopGear)动力方面,新电池化学配方提升30%可用电量,xDrive45(402马力/602公里续航)和xDrive60(536马力/686公里续航)取代旧款,顶配M70达650马力/589公里续航。全系标配热泵系统,充电预调节优化。可持续性方面,电机无稀土磁体,车身碳纤维框架使用可再生能源制造,内饰采用橄榄叶鞣制皮革与海洋回收塑料。iX仍定位舒适豪华,非驾驶者之车,但续航突破644公里心理关口(xDrive60),快充能力同步提升。  封面来源 | Electrek

耐克们,出路在哪?
根据特朗普政府4月2日公布的关税清单,美国将对中国、柬埔寨、越南、印尼等多个国家加征超过30%的“对等关税”,这些国家是美国乃止全球服装鞋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话音一落,包括耐克、阿迪达斯、lululemon、斯凯奇等运动公司的股价应声下挫,奢侈品公司更是集体跌到谷底。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时尚和奢侈品消费市场,每年消化全球800亿美元的纺织品,更是全球快时尚和运动品牌的命脉。截至发稿,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实施零关税,来换取特朗普政府的“从轻处罚”,这一表态无助于上述公司修复股价,徒令消费者感到担忧,那些挂在货架上的廉价T恤衫会不会成为历史?对于企业而言,又将否迎来新的游戏规则?复杂的供应链,待多元化的采购模式"当东莞的纺织厂开始安装自动裁床时,越南的工人正在学习操作兄弟牌缝纫机——这像是一场接力赛,只是没人知道终点在哪里。"一位从业二十年的纺织业顾问曾这样向36氪描述当下的产业迁徙。从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的棉纺厂,到21世纪越南胡志明市的工业区,纺织叶的生产线如同候鸟般不断寻找新的落脚点。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沿海城市的纺织厂老板们就嗅到了变天的气息,“那时的工人工资每年涨两成,我们就像在和时间赛跑。”一位苏州台商曾向我们回忆,他的工厂最终在2015年迁往越南。转折发生在2016年。北京一纸“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产业升级,犹如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地方政府开始拒绝低端制造业的用地申请,环保标准突然收紧,对于没有高新技术、没有品牌含量的用地申请,“一概不予批准”。2020年的疫情让这场迁徙按下快进。当上海港因防疫措施陷入停滞时,国际时尚品牌惊醒: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疫情之后,一大批曾经从台湾地区转移到中国大陆的纺织工厂加速“向南走”,没有能力出走的纺织企业则只好关门大吉。如今的全球纺织版图上每个玩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孟加拉、柬埔寨成为快时尚的大本营,越南则包揽了全球半数运动鞋,南亚和北非的工厂擅长丝织品,中国的工厂则负责处理高难度的订单。时尚产业早已形成所谓“中国+1”的共识,即指维持中国产能的同时,额外选择一个或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如越南、印度、墨西哥等)作为备份或补充生产基地。同时,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寻求“就近生产”,即在地理位置上寻求邻近国家进行生产,且产品主要为邻近的消费市场服务。对于欧洲奢侈品集团而言,“就近生产”是显学,因为产品的溢价空间足够弥补人力成本,一些特殊的产地标识还能反过来提升品牌形象。爱马仕集团为了巩固地位,从去年开始加速法国建造皮具工坊,确保核心产品铂金包能在欧洲本土完成制作;重心市场在北美的路易威登更干脆把工厂迁到了美国,母公司LVMH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有三家工厂。集团总裁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Alnault)在今年一月表示,还将继续扩大美国生产。不过,对于产品本身溢价不够,库存周转要求快,营销成本又高的时尚零售,做到“邻近制造”有可能吗?“邻近制造”的可行性阿迪达斯和Zara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各具启示的解决方案。阿迪达斯现任CEO比约恩·古尔登(BjørnGulden)在纠正前任“过度依赖潮流市场”的错误之后,将重心放在打造一个“分区自治”的跨国公司,他的一句名言是,“我相信全球性的品牌,但没有全球性的消费者。”比约尔·古尔登曾在接受36氪未来消费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将继续扩大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的本土制造比例”,目前中国产品在中国制造的比例为80%。现在看来,这番表态不仅仅是为了适配更成熟的市场和消费者口味,还包括对潜在供应链风险的考虑。在这样的策略引导下,阿迪达斯正在逐步对不同市场进行casebycase的管理。“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当然可以完美规避所有关税风险,暂时无法效仿的美国市场,古尔登选择通盘考虑——对北美市场的热销产品进行“关税脱敏”,即从成本可控度、产地转移难易度和最终价格敏感度等方面来降低关税风险。他举例当下美国市场最有潜力的两个鞋款是Superstar和Campus(有别于欧洲和亚洲流行的Samba),Superstar和Campus的产地更多来源于非敏感产地。在特朗普出台”对等关税“之前,这些地区可能指的是墨西哥、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古尔登进一步解释,由于关税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公司与供应链方的订单更新频率已经做到“按月”甚至“按周”,这让阿迪达斯在面对特朗普政府急风骤雨一样的关税政策时有还一定的反应时间。由此可见,阿迪达斯的“邻近制造”并非完全地理临近,而是 “市场导向的供应链区域化”,在成本与关税间寻找平衡。当然,通盘对关税更为敏感的快时尚企业,可以参照在“邻近制造”做得更为彻底的Zara。《哈佛商业周刊》报道显示,Zara母公司Inditex自建生产工厂的产能大概在50%左右,这些工厂大多位于欧洲。关键的剪裁和设计环节都是由位于西班牙总部的十多家工厂完成,只有缝纫环节会外包给供应商,这也保证了Zara在响应需求时的速度。近年来,Inditex更是持续将产能回迁至土耳其、东欧等地,以进一步缩短其最大市场欧洲的供应链半径。这里可以参照我们的过往报道:《Zara是如何逃脱价格战的?》如今Zara的利润可以达到零售价的85%,而行业平均水平只有60%至70%。因此,Zara的销售净利润率远远高于竞争对手,这也意味着,在关税导致的成本压力来临时,Zara能够灵活调价的空间也远比对手大得多。RBC分析师RichardChamberlain在一份报告中揭示,在对40件Zara服饰价格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同一产品在美国和墨西哥的价格比西班牙至少高出60%,在海湾国家的价格比西班牙的价格更是高出71%到91%。阿迪达斯和Zara的两种模式虽然路径不同,但都体现了时尚零售业从追求"绝对低成本"向构建"供应链韧性"的战略转向。阿迪达斯的区域化供应链更注重关税规避和市场适配,而Zara的欧洲中心化生产则追求极速响应和库存优化。当然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关税脱敏”还是“就近生产”,无非是对当下关税战的应付而已。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在许多时尚品牌削减SKU的动作上看到了避险的趋向:当消费能力制约了生产成本,消费者对“本地制造”产品最终形态的接受度如何仍是未知。这场供应链变革的本质是全球化红利消退后,时尚产业必须要在成本、速度与风险之间重新寻找平衡点,而在这个调整期中的赢家还尚未可知。

应对关税风暴:奔驰拟在华生产GLS,捷豹路虎叫停对美出口|36氪独家
美国宣布关税上涨,全球汽车行业被迫应对动荡。36氪独家获悉,由于美国突然宣布加税,奔驰4月董事会议题临时发生变更。调整后,董事会将决策包括“是否推进GLS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等一系列与关税相关的新议题。不过,一款车型的产线是否要发生跨国变更,这样的决策还要经过更多方的讨论方能落定。突发变更的背景,便是特朗普在4月2日签署的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美国将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此外,进口汽车将被加征25%的关税。目前,奔驰在中国市场销售的GLS车型均是美国进口,指导价为106万元至178.8万元。2024年,GLS在中国卖出1.3万辆,为奔驰百万级SUV产品中的销量最高。“百万级车,是奔驰的利润支柱,卖1万辆GLS挣的钱,可能比卖10万辆C级还多”,有奔驰人士告诉36氪,“这类车,此前从未提过要做国产化”。迫于关税压力,奔驰首次将这样一款百万级SUV的本地化生产,提上议程。与奔驰相同,宝马也面临着关税带来的压力。目前,宝马在中国销售的X4、X6等车型也均从美国进口,需要负担美国从欧洲进口零件、中国从美国进口整车的双重关税压力。“宝马还没提X4、X6、X7国产化的事”,有宝马人士告诉36氪。宝马这三款车型在华年销量仅为1-2万辆的水平,与奔驰的GLE、GLS合计超5万辆的进口量相比,宝马显得不那么迫切。然而,此次变动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关税就像一把利剑,一直悬在奔驰、宝马一类与中国、美国均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全球化车企头上。美国关税政策下,豪华车企碰壁在“对等关税”政策前,美国对欧盟汽车的关税仅有2.5%。调整后,美国对欧盟的关税标准为20%,汽车关税则遵从额外规定,为25%。以奔驰为例,美国市场销量常年占据其全球销量的15%。2024年,奔驰在美总销量为32.4万辆,销量最高的是已实现本地化生产的GLE车型,达6.7万辆。奔驰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工厂拥有一座工厂,主要生产GLE、GLS和迈巴赫GLS车型。“GLE在全球只有美国一个生产地,全球卖的GLS和迈巴赫GLS,也几乎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有奔驰人士向36氪表示,“同时,美国卖的其他奔驰车,还都是进口的”。据36氪了解,GLE、GLS等车型虽然在美国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但许多核心零部件仍然需要从欧洲进口。这样的生产与销售布局下,美国关税,成为影响奔驰全球经营的重要因素。“对等关税”政策后,奔驰北美工厂的零部件成本将大幅上涨,全球所有地区的GLE、GLS及迈巴赫GLS车型的售价都将上涨。产品销量与厂家利润,必有一者受到损伤。在这些车型之外,奔驰在美销售的其余20万辆汽车,均是进口车型。这些汽车的关税,将上涨10倍。以奔驰G级为例,美国是奔驰G级的最大市场。去年,奔驰G级美国销量突破1万辆,为中国市场的两倍。这款车在美为纯进口车型,起售价为13.17万美元(约合96万人民币)。关税上浮后,在美国购买一辆奔驰G级,关税成本将从3200美元涨到3.2万美元。而特斯拉Model3在美国的起售价才3.5万美元,消费者几乎要多付价值一辆高端小汽车般的关税。对于奔驰而言,在美布局的本地化生产尚能带来部分缓冲。售价更高、销量更少的豪华品牌,将受到更直接的冲击。2024年,美国是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等豪华品牌的全球最大市场,几乎都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销量。并且这些豪华车企在美国都没有工厂,100%依赖进口。而这些豪华车企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算良好,宾利2024年财报是近5年最差表现,保时捷则是利润暴跌30%以上。与丰田宣布由厂家承担关税成本、终端不涨价的措施不同,宾利首席财务官Jan-HenrikLafrentz曾公开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将汽车关税调整为25%,宾利虽然会评估不同方案,但最终都将转嫁给消费者。2024年,美国光从德国进口汽车总值就高达248亿美元。美国是高端豪华汽车的最主要的消费国之一,豪华品牌无法放弃美国市场。另一方面,越是高端的车型,销量越少,生产地便越加集中。依赖进出口贸易的销售模式,对全球各地的整车关税政策变化便也更加敏感。豪华车企,已无法忽视这场关税带来的贸易战。关税壁垒下的破局之策:实现本地化自运转100%依赖进口的豪华品牌,目前十分被动。4月6日,捷豹路虎宣布,自4月7日起的一个月内,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以应对加征25%关税带来的影响。奔驰的应对措施则是,中美两地各自推进本地化,减少进出口依赖。3月12日,奔驰官宣了北美首席执行官一职的任命。集团高管此前已多次表示,这位新CEO的到来,目标便是在阿拉巴马州的塔斯卡卢萨工厂,进行更多本地化生产,以免受潜在关税的影响。在中国市场,奔驰正考虑推进GLS的本地化生产。36氪此前报道,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曾在内部提问,GLE车型能否在华实现100%国产化。在奔驰的理解中,缓解关税影响的最终措施,便是让各个市场实现本地化的自运转。不过,推进本地化也不是容易事。“奔驰在北美有研发,但人数远不及中国,甚至北美CEO一职也是今年才设立的”,有奔驰人士告诉36氪,“在北美从0搭建本地化团队,对现在的奔驰来说,是一笔天价投入吧”。然而,奔驰2024年息税前利润出现31%的下滑。目前,奔驰德国总部鼓励员工“自愿离职”,中国的销售、金融公司都已开启裁员。降本增效的大目标下,奔驰原本已经在面对中国市场进一步本地化的压力。“供应链降本是奔驰中国这边的一个目标,深度本地化是途径之一。短期增加研发投入,让中国团队开发本地供应商,来换取长期的成本降低”,有奔驰中国人士告诉36氪。奔驰无法长期负担中国市场的价格战,供应链降本是必行之路。但如果不快速推进美国的本地研发与生产,那么奔驰在美国这一主要市场的份额与利润也将直接受损。除了奔驰,大众汽车此前也曾表露,正在考虑为旗下的奥迪与保时捷,在美设立生产基地,以避免收到关税的影响。这一切正符合特朗普的设想:汽车关税的增加,会增加汽车制造商的成本,从而迫使他们在美国建厂投资。然而,美国2024年汽车的总销量为1609万辆,仅有中国市场的一半。一分钱掰开两份花,既要重视美国这个利润型市场,又不能放弃中国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且有潜力的市场。豪华车企们,正在面临关税带来的两难矛盾。汽车作为制造业桂冠的明珠,必然成为关税大战的焦点之一,过去全球生产和销售的时代即将进入尾声,这似乎也是全球贸易的缩影。

2025 AI Partner创新大奖-征集启动
2025AIPartner创新大奖-征集启动01征集背景2025年,AI+深入千行百业,时代会变成生产力极具发达、市场上不缺产品的时代,企业要如何在竞争中突出重围成为主要话题。过去的一年是AI产品爆发年,中国在AI领域的优势在应用场景、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产业集群效应下尤为突显,从个人、数据、资本、软硬件壁垒向应用、生态层面延伸,AI已经成为推动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和行业内卷中脱颖而出。为了鼓励和发掘更多在AI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产品/企业,推动AI在更多行业场景的应用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36氪特别推出“2025AIPartner创新大奖”评选活动。02征集范围(非应用软件类产品、解决方案)主要场景包含但不限于1.通用创新:如办公与协作、企业服务、数据分析等,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大模型、智能日程管理、协作与知识管理平台、智能会议系统、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智能预测、推荐和洞察)等。2.行业创新:针对特定行业的需求,涉及金融、医疗、教育、能源、工业、游戏、法律、出海等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投顾、风险管控、欺诈检测、AI辅诊、远程医疗、疾病预测、智能学习助手、个性化教学系统、智能质检、设备预测性维护、AI游戏角色、智能合同审查等。3.终端创新:AI技术与智能硬件的结合,推动了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如智能汽车、智慧家电、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智能音箱、家庭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系统等。03案例申报主体可包含研发或使用的AI产品/解决方案的企业、机构、团队。评选维度技术创新(权重40%):评估涉及的产品/解决方案在AI技术方面的创新程度,包括算法优化、模型创新、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效果(权重30%):评估涉及的产品/解决方案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实际效果。用户体验(权重20%):评估在用户使用阶段是否突出产品的核心优势和用户价值,包括流畅性,是否强调界面设计的简洁性、一致性和易用性,反馈与迭代机制等方面的用户口碑。社会价值(权重10%):评估涉及的产品/解决方案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价值。04评选方式评审团打分:由行业专家、投资人、36氪分析师等组成评审团,根据评选维度对申报产品/企进行综合打分。05评选流程1.启动阶段(2024年3月1日-2025年3月12日):前期桌研准备,确定评选方向、评选维度和评选流程。2.招募阶段(2025年3月13日-4月7日):发布招募渠道,接受企业、机构及团队报名,征集参评产品/企业。3.评审打分(2025年4月8日-4月15日):评审团结合评选维度进行综合打分。4.发布阶段(2025年4月18日):大会现场公布评选结果,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入围企业。06参与方式【报名途径】扫描二维码,按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并完成提交【详情咨询】申报咨询邮箱:survey@36kr.com商务咨询邮箱:business@36kr.com申报起止时间:2025年3月13日-4月7日

从eVTOL到公务机,国产飞控供应商再融资数千万元 | 36氪首发
文|林晴晴编辑|袁斯来36氪获悉,民用航空高安全等级飞控系统供应商「边界智控」近日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徐汇科创投、连界启辰及老股东前海弘晖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适航认证支持及量产能力建设。「边界智控」成立于2020年,专注民用电动航空飞行控制与自动驾驶计算与控制平台的研发,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及公务机及民航客机提供高安全性飞控解决方案。公司按照民用航空适航标准的要求,采用正向设计过程进行研发,构建覆盖研发、适航取证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能力,是国内少数能满足民用航空高安全等级要求的飞控供应商。全球航空产业正向碳中和、智能化加速转型。据中国商飞预测,2023-2042年中国民航客机交付量将超9000架;MarketsandMarkets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电动航空市场规模或达499亿元。飞控系统作为飞机的“大脑”,在高安全等级可适航的民用产品领域,长期被霍尼韦尔、柯林斯宇航、BAE等国际厂商垄断,国内主机厂面临技术出口管制、国产替代方案可适航性差等痛点,eVTOL等新兴领域对轻量化、低成本、智能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压力。「边界智控」以三余度双通道飞控系统REG300系列为核心产品,依据ARP4754A、DO-178C、DO-254、DO-160G等标准进行软硬件开发、试验及验证,以满足对适航条款的符合性审查要求,可以适配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固定翼等多种构型,为客户提供飞控系统及配套试验环境,支持机型从计划、设计、开发、验证到审定,走完整个适航取证流程,满足载人及载客eVTOL机型及未来其他民航机型对飞控系统的安全适航要求。创始人兼CEO翁海敏表示:“我们从eVTOL切入,填补了市场上高安全等级飞控系统产品的空白,并逐步向传统民航延伸,助力航空业的发展。”具体而言,REG300飞控系统由三个独立飞控计算机构成,三个计算机同时运行并实时交叉验证,每个计算机内部包含两路采用非相似设计方案的指令和监控通道,对输入数据进行表决、对输出数据进行监控,以及飞控计算机的自诊断等设计,能够支撑达到DAL-B等级,支持大型eVTOL适航取证;每个飞控计算机内部运行了高可靠性的余度管理算法和通道故障管理算法,可以应对各种失效状态下的降级策略以保障安全。除了产品本身的研发之外,「边界智控」还开发了一系列飞控系统配套的试验环境,可基于主机厂的顶层需求,对REG300飞控计算机设备及其软硬件进行集成测试和仿真验证,同步开展确认与验证、构型管理和安全性评估等工作,从而确保产品开发对顶层需求的符合性和方案正确性。 除了产品及配套验证环境的研发之外,「边界智控」通过自主研发搭建了一整套的开发环境,按照民用航空零部件适航管理要求建立了设计保证系统,同时,也获得了由全球权威认证机构英国国家质量保证有限公司(NQA)颁发的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3年,「边界智控」飞控系统搭载在沃兰特2吨级eVTOL机型上完成首飞,如今已随该机型进入适航审定阶段。目前,公司客户包括沃兰特、亿维特、广汽、天翎科等多家主机厂。除eVTOL外,「边界智控」的产品已延伸至电动公务机等民用机型,并与国内传统航空企业建立合作。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集中于产品成熟度的提升与适航取证。翁海敏坦言:“飞控研发涉及十余个专业领域,团队需长期磨合才能消除知识盲区,整个开发过程是一个复杂度很高的系统工程,投入大、周期长。”为此,「边界智控」强化平台化能力,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优化工具链以提高开发和验证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加速飞控系统的研发和适航。团队方面,「边界智控」在深圳和上海两地已组建一支近百人的专业团队,其中不乏拥有商飞C919项目等适航机型及核心子系统研制经验的技术专家,研发人员占比超80%。公司成立四年累计融资四轮,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基石资本、普华资本等知名机构,为低空经济赛道内融资规模领先的上游核心设备供应商。

专访The Ordinary全球总裁:被雅诗兰黛收购后,我们如何做到“不听话”却更赚钱?
文|贺哲馨编辑|乔芊上世纪90年代,某外资美妆公司在中国推出了它的第一瓶面霜,宣传称这款产品能解决细纹、粗糙、毛孔粗大等等瑕疵。为了推广这款面霜,他们请来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影视明星,“一瓶解决多重肌肤问题”“24小时焕发年轻光彩”,诸如此类的广告词在各家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轮番播放。在中国之前,类似的广告风格已经在西方世界流行了近一个世纪。意大利作家毛拉·甘奇塔诺在《服美役》一书中写到:“面霜广告似乎总是在给人一种虚无的承诺。它们(指面霜)充满了各种营养物质,你不能去吃,因为会变胖,但可以用在皮肤上……天知道它们怎么发挥作用的。”TheOrdinary或许是第一个对这种“幻觉”提出质疑的品牌。与当时的美妆产品不同,TheOrdinary的销售人员会根据你的皮肤状况推荐某一款产品(而不是套装!),或清晰劝告你“需要去看皮肤科医生”。这个品牌大部分护肤品都被装在半透明的滴管瓶里,瓶身简洁到几乎没有多余的修饰,标签上清晰标注着主要成分和浓度。没有朗朗上口的名字,这让它们看起来不像是精致的美容精华,更像是实验室玻璃橱柜里的半成品。比极简包装更颠覆的是它的价格标签——最便宜的单品仅售6美元(约42元人民币)。TheOrdinary的10%烟酰胺精华价格是98元,不到同等浓度竞品的1/4。“价格屠夫”的定位让它迅速积累起大批死忠粉。2021年,TheOrdinary进入北美超过430家丝芙兰线下门店销售其24款护肤和护发产品,当年创下了5亿美元的营收。印证了创始人BrandonTruaxe的理念:“我们销售的不仅是护肤品,更是对行业暴利的革命。”2017年,雅诗兰黛集团对TheOrdinary的母公司DECIEM进行了第一轮投资,去年六月,雅诗兰黛集团正式完成对DECIEM的收购,估值约为22亿美元。收购完成之后,创始人退隐,新任品牌全球总裁JesperRasmussen来自雅诗兰黛集团,在DECIEM工作了多年,此前也有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管理经验。今年年初,TheOrdinary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此前主要通过跨境平台),上架丝芙兰、落地小红书并开始直播,这一系列举动的背景是,雅诗兰黛集团在今年2月份开启了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复苏计划,名为“重塑美妆新境”(BeautyReimagined)。新任CEO司泰峰(StéphanedeLaFaverie)希望通过拓展品牌布局、将消费者置于业务核心、增加显性广告支出等措施,恢复可持续增长目标,并在未来几年实现两位数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前不久,36氪与JesperRasmussen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聊了聊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选择,美妆的未来是更科学还是更奢华,如何应对当下国内外市场的挑战,以及收购之后如何在大集团“独立、快速地增长”。TheOrdinary全球总裁JesperRasmussen谈品牌:定价、定位和时机36氪:功效护肤已经不是刚流行的时候了,此时进入中国的考虑是?JesperRasmussen: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不是5年前(哦,10年前我们还没进入市场),或者说,为什么不能更早一些?我认为这与中国市场的对进口美妆产品动物实验的开放相关。TheOrdinary是一个零残忍(crueltyfree)的品牌,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原则,绝不会妥协。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时机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1]。接着你还需要生产一些全新的产品,因为有些产品无法在中国售卖,或许是规则不允许,或许因为它们也不适合中国人的肤质,所以你还得进一步调整——这都需要时间。36氪: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JesperRasmussen:不止一年。实际上我们的速度已经相当快了——看看周围的竞争对手,他们的反应就像是“你们怎么做到的?”不信你去丝芙兰看看那些国际护肤品牌,数数它们有多少个SKU。你会发现它们通常只有8、10、11或12个SKU。这并非因为它们只想做这些,而是因为它们也只能做到这么多。36氪:可以举个例子吗?关于更好适应中国市场。JesperRasmussen:比如我们的甘醇酸精华产品,它是我们全球产品线中最畅销的单品之一,但在中国却无法完成注册。我们当时面临一个抉择:该怎么办?是降低产品浓度,还是打造一款更出色的产品?最终我们在甘醇酸基础上添加了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成分——这就是我们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产品的范例。这不仅仅是“能上市多少产品”的问题,关键在于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真正适合他们的产品组合。而目前,能为丝芙兰中国做到这一点的品牌并不多。36氪:但显然选择此时进入中国不是最好的时机。TheOrdinary已经够便宜了,但市场上有一大把更便宜的品牌。JesperRasmussen:我们不认为TheOrdinary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品牌。实际上,这是一个我们在行业内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消费者并不会问——“大众品牌”和“高端品牌”的定义是什么。所以,这反而给了我们作为行业的一份子去定义自己的机会。我们确实认为大众和高端品牌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36氪:但总要有一个界定方式。JesperRasmussen:其实关键在于渠道选择,而不仅仅是价格。市场上不同价位的品牌都有生存空间——无论是奢侈品牌、中端品牌还是平价品牌。我们定位高端,核心在于严格把控分销渠道。比如,我们不会进入家乐福、沃尔玛这类大众零售渠道。不过现在渠道界限确实在模糊,以亚马逊为例,它通过建立高端专区,成功吸引了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品牌入驻——尽管平台上同时也有药房和超市品牌。这其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店铺运营方式上,但归根结底,渠道选择决定了品牌定位。36氪:所以你们选择货架会很谨慎。JesperRasmussen:确实如此,但并不意味着行动迟缓。我们不会花上十年时间决定要在哪里上架。我们当然需要考虑“我们希望出现在哪里”,但更重要的是理解"消费者希望在哪里找到我们"。我们的定价很有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在选择渠道时候的优势,确保功效与价格的绝对透明,这也是我们“诚实护肤”理念的体现。但我们不会进行任何价格促销活动,任何时候你都能以最合理的价格买到TheOrdinary的产品。图片来源:品牌36氪:怎么做到价格优势的?JesperRasmussen:就拿烟酰胺这个成分来说吧,大家都知道它是护肤界的明星成分。说真的,我们根本没必要再花几十万美元去做功效验证——全球已经有4000多项研究证实它的效果了,随便查查文献就能知道——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很实际:烟酰胺作为原料本身就有市场价。不管哪个品牌用,原料成本就摆在那里。我们之所以能下调10%烟酰胺+1%锌这款产品的售价,是因为通过全球采购规模化,我们拿到了更优惠的原料价格——这部分成本优势我们直接让利给了消费者。这就是我们“按实定价”的原则。当然,配方研发上我们可一点没偷懒。就拿这款产品来说,实验室不知道做了多少批次测试,调整质地到最适合上脸的程度,不合格的配方直接报废重来。价格实惠不等于将就品质。36氪:功效美容品牌怎么在国内做好市场传播,与国外有哪些不同?JesperRasmussen: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我们完全是自来水模式,依靠口碑传播——只有当社区开始自发讨论某个产品时,我们才会考虑投放付费广告。相比传统砸钱投广告的品牌,我们的模式确实更难预测销量——毕竟付费广告能精准计算曝光转化率。过去七年证明,这种“野生”的方式特别适合我们。不过你说的对,中国市场是特例——你不可能完全不用付费媒体,所以我们琢磨出了一条路:能够在保持品牌内核的情况下最大化本土营销,不去依赖传统广告。关于social种草,我们更着重于质而非量,希望与创作者建立更深层的关系。同时非常看重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我们会在小红书上回复每条留言,帮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护肤方案。谈接棒:今天的品牌需要不一样的领导人36氪:谈谈你的工作经历吧。JesperRasmussen:我在美妆行业工作了超过25年,确实是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是丹麦人,最初10年我在北欧几个国家生活和工作,一开始在食品行业,后来进入了欧莱雅。我在欧莱雅的功效美容部、奢侈品事业部和大众消费品事业部都有工作经历。大约17年前我离开了欧莱雅,加入了雅诗兰黛集团。最初三年我在丹麦工作,之后去了德国,在德国待了三年。后来,我转到倩碧(Clinique),负责品牌的EMEA(欧洲,中东及非洲)的区域业务。36氪:从大公司来到TheOrdinary这样的初创企业,会不会有些不适应?JesperRasmussen:丹麦只有500万人口,所以我们习惯了不断去适应,我虽然是去年才上任,但已经在TheOrdinary待了三年了。我还记得第一次与DECIEM创始人见面是七年前的事,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DECIEM和TheOrdinary的文化。36氪:但你的气质和经历与两位创始人都不太一样。JesperRasmussen:说实话,我觉得公司选择我,与其说是看中我的雄心壮志,不如说是认可这三个特质:对美妆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敢于担当的决策力和能被DECIEM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点燃。就像拼图一样,我们的特质刚好契合。这不是关于谁更优秀,而是关于谁更“对味”——既能带领团队冲锋,又能呵护品牌的叛逆基因。36氪:收购之后,TheOrdinary还是一个100%独立的品牌吗?JesperRasmussen:我不太认同“100%独立”这种说法——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这种绝对独立。雅诗兰黛集团给予的支持恰恰是我们需要的。不过在实际运营上,我们确实保持独立决策权:新品开发、产品上架与下架、营销活动等所有决策都由我们自主完成,集团通常事先并不知情。这不是要向集团保密,而是我们独立的运营模式决定的。品牌全球化进程中,各区域市场都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单靠我们自己是难以承担的。这时候雅诗兰黛集团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在中国市场落地。正是依靠集团这些优秀团队的本地化能力,我们才能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36氪:作为CEO如何协调这一切呢?特别是在集团标准化和品牌调性之间。JesperRasmussen:全DECIEM公司只有我一人直接向集团CEO汇报,没有其它任何汇报关系。这种设计既保障了我们的决策自主权,又不妨碍在必要时开展战略协同。我想说的是,我非常享受与前任CEO傅懿德(FabrizioFreda)的合作,现在也非常享受与现任CEO司泰峰(StéphanedeLaFaverie)的合作——过去三年我一直向他汇报工作。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独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躺平”,他对我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是一个想要颠覆行业、追求创新的品牌,但作为品牌全球总裁,我需要考虑现实因素。每个月都有很多员工要拿工资养家糊口,我必须尊重这一点,同时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保持公司一定的规矩和架构感。这其中的微妙平衡很重要,对吧?36氪:在你看来,未来的美容市场将有更多讲科学功效的品牌,还是奢华会重新当道?JesperRasmussen:市场始终会为各类品牌提供发展空间。当前的市场格局远未定型,消费者对真正有效的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护肤品领域,也正在影响彩妆行业。我在与用户交流时,会发现他们具备很丰富的产品知识,这种专业度促使我们更系统性地进行产品教育,包括成分作用原理、定价依据、包装设计理念等。但可以确定的是,追求产品实际功效这一趋势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远未见顶。36氪:对中国市场的预期是什么?JesperRasmussen:先做到丝芙兰中国市场的护肤第一品牌,我们已经是全球丝芙兰销量前三的护肤品牌了。36氪:最后给我一个数字吧,TheOrdinary距离10亿美元营收还有多远?JesperRasmussen:非常近。36氪:70%?JesperRasmussen:比这个更近。[1]注:自2021年5月1日起进口普通化妆品被豁免动物试验。特殊化妆品则不在豁免之列。

全球自由度最高,北大、清华采购,这家商用灵巧手公司获上亿种子融资|36氪独家
作者|黄楠编辑|袁斯来36氪独家获悉,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心巧手」)已于近日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由红杉种子基金、万凯新材领投,力合资本、力合金融、华仓资本、鞍羽跟投,本轮融资是灵巧手行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种子轮投资,将用于底层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迭代。「灵心巧手」成立于2019年,公司聚焦以“灵巧手+云端智脑”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平台,自主研发了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以及相关的动捕遥操系统、灵巧操作数字孪生平台等平台化产品,基于软硬件双领域协同,帮助企业客户、科研机构及个人开发者实现灵巧手的真实场景应用。其LinkerHand系列产品月销量超千台,市占率达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的80%,居行业首位。创始人兼CEO周永有逾十年的C端互联网产品和机器人复合背景,多位核心成员曾在达闼机器人、九号、遨博等知名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主要团队人才均来自于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目前生产研发团队已达数百人,具备丰富的技术研发积累和产品落地经验。灵巧手作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是机器人与环境产生物理交互的核心部件,关系到机器人的任务执行能力和具身智能的实现水平。具备高度感知能力、精准操控性能的仿生灵巧手,成为机器人产业突破能力瓶颈的关键所在,直接决定了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能否有效部署与执行任务的能力上限。因此,灵巧手的研发不仅要实现机械结构对人类手部的模拟仿真,更要融合复杂的感知和运动控制系统,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完成精细的操作任务。「灵心巧手」所自研的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工业版自由度可达到25-30,科研版已高达42,每根手指最高独立拥有9个自由度,能进行360度自由旋转。全驱设计配合力位混合的控制算法,最大负载可达5kg,甚至超越了人类手指的部分运动能力。这也是当前全球自由度最高的商用灵巧手。对比之下,此前英国公司发布的仿人机器手ShadowHand自由度为24,特斯拉擎天柱的灵巧手自由度则为22。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图源/企业)在硬件结构上,LinkerHand系列产品覆盖连杆结构和键绳结构两种设计方案,「灵心巧手」也是国内唯一实现两种灵巧手结构同时商业化量产的公司。连杆传动在工业机器人和假肢领域应用较多,其刚度大、易于实现强力抓取;同时每根手指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可自由更换或升级,能更精确地控制运动,极大提升了操作精度、效率和灵活度,降低维护成本。而键绳结构模拟了人体肌腱的拉力控制,可实现多关节协同弯曲,运动也更自然,同时也更利于末端轻量化、提升结构紧凑度,目前ShadowHand和特斯拉擎天柱等也均采用了绳键结构的设计路线。为了实现更好的感知效果和控制体验,「灵心巧手」在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搭载了包括摄像头、电子皮肤等在内的多传感器系统,采用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模拟人类指尖触觉感知,能与环境进行精确的感知交互。比如在即将接触物体前,就预测和感知物体的存在及距离;接触物体瞬间,灵巧手可捕捉到三维力,并敏锐感知物体表面的纹理和温度差异。2_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的灵活控制(图源/企业)期间,「灵心巧手」团队通过大量真实模拟学习,搭建了全球灵巧操作最大的数据集DexSkill-Net,并在此基础上训练云端智脑,以帮助LinkerHand更加快速地学习更精准的手部动作,提高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并快速适应各类开放式通用场景,实现学习效率和通用性的双维提升。这个云端智脑可以支持同一模型在多个不同的机器人上运行,迅速适应并操作新的机械臂,有效应对各种新出现的复杂任务,实现模型学习应用的跨越性。随着新任务学习数的不断增加,云端智脑学习和解决新任务的能力也会越强。LinkerHand系列高自由度灵巧手(图源/企业)硬氪了解到,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在成本端也展现出了明显优势。据官方测试数据,其耐用性为ShadowHand的10倍,在科研教育、工业自动化等有大量重复操作的场景中,设备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同时在价格方面,LinkerHand客单价在5万元左右,相比于ShadowHand约150万元的售价,低于其售价的1/20。其中,LinkerHandO7将灵巧手价格降至0.88万元,在降低灵巧手开发应用门槛的同时,仍维持了高耐用性、高自由度、多传感器等产品优势。售后服务方面,「灵心巧手」也向用户提出了“只换不修”服务,发现问题可随时更换,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因设备故障产生的研发停滞时间。Linkerbot灵巧手(图源/企业)目前,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检测中心的测试认证,具备力感知与主从系统无线通讯功能,能适配不同尺寸、形状、软硬、重量的物品抓取,完成复杂精细动作,被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用于具身智能科研工作;此外在医疗康复、美容化妆、工业自动化等场景中均落地应用,实现了灵巧手产品的批量交付。

8点1氪|白宫否认“暂停90天关税”,美股盘中因假新闻剧烈波动;小米回应SU7保险相关谣言;微软否认停止在华运营
上市进行时联合索威尔36氪获悉,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合索威尔正式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募集800万美元并成为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一股。募资将重点用于扩大九轴机器人产能,计划于2025年前投资8500万美元建设智能制造基地,目标至2028年实现年产4000至8000台机器人,覆盖汽车维修、焊接及表面处理等衍生领域。此外,资金将加码研发创新:深化与各大医院的合作,推动AI医疗影像技术突破;携手农业科技机构开发自动化农用解决方案。TOP3大新闻白宫否认“暂停90天关税”,美股盘中因假新闻剧烈波动白宫表示,“对部分国家暂停90天的关税”是假新闻。此前据媒体报道,关于美国新关税政策将暂停90天的传言在美国网络传播,这似乎是对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Hassett)的采访所引发,该采访引发了猜测和市场动荡。白宫并未对此做任何确认,而哈塞特原话是“总统会做出他要做的决定”。此前著名对冲基金经理Ackman曾呼吁特朗普推迟实施关税90天。在“推迟90天关税”的消息传开后,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从跌5%转为涨超4%,标普指数涨超3%。而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称该消息是“假新闻”后,美股再次由涨转跌,盘中经历剧烈波动。(财联社、央视新闻)小米回应SU7保险相关谣言36氪获悉,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近日,公司发现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传播,现严正辟谣澄清如下:目前SU7车型的投保服务平稳正常,网传信息严重失实;此外,“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谣言,同样毫无事实依据。我司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微软否认停止在华运营微软中国方面正式声明,回应关于微软在中国停止运营的传闻。声明称:“有关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信息不实。有关微创Wicresoft公司的业务和运营的任何问题应直接向他们咨询。”(第一财经)大公司/大事件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普跌36氪获悉,4月7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0.1%,标普500指数跌0.23%,道指跌0.91%。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苹果跌超3%,特斯拉跌超2%,谷歌小幅上涨;英伟达涨超3%,亚马逊、Meta涨超2%,奈飞涨超1%。热门中概股普跌,阿里巴巴跌超9%,小鹏汽车跌超8%,理想汽车、网易跌超6%,哔哩哔哩、京东跌超5%,拼多多跌超4%,爱奇艺、百度跌超3%。香港3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31亿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4月7日公布,香港于2025年3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31亿美元(2025年2月底为4164亿美元)。连同未交收外汇合约在内,香港于2025年3月底的外汇储备资产为4125亿美元(2025年2月底为4159亿美元)。为数413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5倍多,或港元货币供应M3约37%。(界面新闻)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2025年清明节假期,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央视新闻)阿里国际启动大规模校招,80%为AI岗位36氪获悉,阿里国际正在大力招募AI人才,在最近启动的2026届校招中,80%为AI岗位,包括AI算法、研发、AI产品经理等。作为阿里旗下聚焦海外电商的业务集团,过去一年,阿里国际推出外贸领域的AI搜索引擎Accio,还通过AIAgent等方式,将AliExpress、Lazada、Daraz等国际电商进行升级,调用量呈百倍增长,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AI人才需求。清明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28亿件4月7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清明假期邮政快递业的业务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28亿件。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4月4日至4月6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28.28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3.99亿件,同比增长17%;投递快递包裹14.29亿件,同比增长15%。(央视新闻)长三角铁路4月10日起实施2025年第二季度列车运行图近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变化,长三角铁路4月10日起实施2025年第二季度列车运行图。新图进一步优化调整了客货列车开行结构,增开管内旅客列车5对,调整管内旅客列车运行区段10对,调整管内旅客列车运行经由1对;同时,持续优化货运跨区域产品结构,对管内货运班列产品进行运能增补。(央视新闻)北大荒:目前生产经营正常,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36氪获悉,北大荒公告,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同时,经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书面发函查证,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重要信息。Airbnb爱彼迎:计划在五一黄金周出境游的中国用户搜索热度增长至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36氪获悉,Airbnb爱彼迎中国最新发布的《五一出境游趋势报告》显示,计划在今年五一黄金周进行出境游的中国用户搜索热度增长至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较清明假期增速进一步加快。日本、意大利、法国、新西兰、西班牙、韩国、泰国、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登榜五一假期热搜目的地前十。抖音上线新功能,搜索谣言即展示辟谣信息36氪获悉,4月,抖音正式推出“辟谣卡”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明确、全面的辟谣信息,打造可信任的内容生态。据了解,当用户在抖音搜索一些涉及谣言的信息时,搜索结果将以辟谣卡片形式呈现。辟谣卡将显著展示谣言鉴定结果,更全面地向用户展示存疑信息的起源、传播原因和事实真相。同时,卡片还会为用户提供权威媒体辟谣、当事人发声以及其他关联信息。目前该功能处于试运行阶段,将持续提升覆盖范围。特朗普称拒绝欧盟与美互免关税特朗普7日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他眼下没有暂停关税政策的考虑,许多经济体的领导人正寻求与其谈判。他认为,强行执行关税政策和进行谈判,这两件事并不矛盾。特朗普还说,他拒绝了欧盟当天稍早时表示的与美互免关税的提议,“不行,这完全不够”,“他们在贸易问题上欺骗我们”。(央视新闻)受美国关税影响,奥迪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汽车当地时间4月7日获悉,因特朗普宣布提高进口汽车关税,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7日证实了该消息。在一封写给经销商的信中,奥迪公司称,所有在4月2日之后运抵美国的车辆将被暂时扣留,不会移交给经销商。“经销商现在应集中精力减少库存”,信中说。据这位发言人介绍,奥迪目前在美国有37000多辆不受新关税影响的汽车可供出售,大约能满足两个月的市场需求。(央视新闻)曝苹果要求供应商降价新关税政策公布后,苹果公司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遭遇重挫,根据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测算,新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如果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16ProMax的在美零售价格将从现在的1599美元,上涨到2300美元(约合16750元人民币)。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到来,苹果也在积极调整对策,可能会推动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快科技)三星考虑对内存和闪存产品提价4月7日消息,韩媒《每日经济》当地时间3日报道称,三星电子正同全球主要客户就对DRAM内存和NAND闪存的产品价格上调3%~5%进行商讨,部分新合同的谈判已然启动。由于存储半导体此前面临库存水平高企、需求回升放缓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三星电子一段时间以来对DRAM和NAND保守定价。但由于全球贸易最近出现的重大风险因素,三星更改了价格策略。美国新一届政府此前宣布对全球加征进口关税,虽然初步清单不包含半导体,但该类别处于下一步开征额外关税的规划中。这意味着下游客户需在近期大批量下单,提前备货,以延缓贸易政策变动对运营成本的影响。(IT之家)日本考虑制定补充预算案,以应对关税和通胀日本政府和执政联盟正在考虑制定一项补充预算,以应对美国关税和长期通货膨胀。日本首相石破茂可能本月指示官员制定预算,并争取在本届议会会议期间通过。日本政府正在考虑采取措施,在美国出台汽车关税后刺激国内需求。可能会加强对不裁员企业的财政支持。在价格缓解措施方面,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恢复电力和天然气补贴。日本还可能补充储备资金。(财联社)欧盟已准备好对美进行报复,或将公布初步反制措施清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4月7日表示,欧盟将成立进口监测工作组,并将加强单一市场以应对美国关税。冯德莱恩同时表示,欧盟已向美国提出对工业品实施零关税。此外,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对关税谈判持开放态度,但已准备好进行报复。冯德莱恩还表示,欧盟将像激光束一样聚焦美国以外的83%全球贸易。当地时间7日,欧盟成员国贸易部长在卢森堡召开会议,讨论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并就应对措施交换意见。据欧盟官员称,此次会议意在对外传达一条信息,即欧盟希望与美国就加征关税政策进行谈判,一旦谈判破裂,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央视新闻)关税战恐令苹果公司面临“人生大考”,在美售产品或涨价美国媒体当地时间4月6日报道,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可能导致苹果公司在美国销售的主要产品涨价。彭博社报道认为,最新的关税冲击将是苹果公司迄今面临的最大考验。即便苹果加快多元化布局,进一步调整供应链,推动供应商降价,一旦关税按计划实施,苹果仍将承受成本和利润率压力,将不得不考虑调整产品在美售价。报道说,苹果公司曾在欧洲和日本等地通过涨价应对税收政策、汇率波动和通胀冲击。苹果公司理论上可以推迟到9月推出新一代手机时再调整价格,但这将使产品涨价而非硬件升级成为焦点。(央视新闻)日本吉野家宣布上调部分产品价格4月7日,日本吉野家宣布,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流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长期上涨,决定自4月10日起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界面新闻)AI最前沿Meta新一代AI模型Llama4现已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正式可用36氪获悉,亚马逊云科技日前宣布,Meta的新一代Llama4模型现已在AmazonSageMakerJumpStart上正式可用,完全托管的无服务器版本也将很快在AmazonBedrock推出。首批推出的Llama4Scout17B与Llama4Maverick17B均具备先进的多模态能力(可同时理解图像与文本),并拥有行业领先的上下文窗口长度(单次处理信息量),性能与效率较前代显著提升。VIVO申请注册MR头显商标36氪获悉,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近日,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VIVOAI眼镜”“VIVOAR”“VIVOMRHeadset”“VIVOMR智能眼镜”商标,国际分类均为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据媒体此前报道,在最近的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首次亮相了其旗下首款MR头显产品一Vision。Vision在外观设计上与苹果的MR头显VisionPro有着相似之处。VIVO表示,Vision的原型机将在2025年中期正式亮相。字节跳动登记即梦AI作品著作权36氪获悉,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登记“即梦AI/DreaminaAI”作品著作权,作品类别为美术。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李英,注册资本1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版权代理等,由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开资料显示,即梦AI是一款为创意爱好者打造的AI表达平台,具有AI图片创作、视频创作、探索创意世界等功能。大公司财报小商品城: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12.66%36氪获悉,小商品城发布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1亿元,同比增长1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12.66%;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山东钢铁: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2.58亿元36氪获悉,山东钢铁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20.94亿元,同比下降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58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3.99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129元。剑桥科技:2024年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75.42%36氪获悉,剑桥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期内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75.42%。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投融资浙江添美清氧科技有限公司完成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36氪获悉,近日,浙江添美清氧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据了解,添美清氧专注于负氧离子技术,其研发的喷雾产品为多场景提供空气解决方案。此次融资后,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开发更多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创新产品。同时,将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麦孚精密”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36氪获悉,“麦孚精密”宣布成功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湖北国众私募基金管理领投,复兴资本、财兴基金资本跟投,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酷产品苹果加码XR,VisionPro二代产品进入生产阶段有望年内上市由产业链获悉,第二代苹果XR头显产品(或名为VisionPro2)已进入规模生产阶段,有望于年内发布。多个独立信源分别确认,第二代苹果XR头显产品的面板、外壳等关键零部件均已在生产中。其中,蓝思科技为VisionPro2独家供应玻璃面板;长盈精密为VisionPro2提供外壳部分;另有部分电子电路器件供应商正在赶制订单。对此苹果方面表示,不回应任何有关未发布产品的传闻。(界面新闻)整理|丁丁炒面 

关税大棒之下,美国市场能不做吗?
过去一周,全球资本市场一片哀鸿遍野。 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多国征收“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不仅导致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还引发亚洲股市、原油期货、加密货币、贵金属等市场的持续动荡。 相比资本市场的恐慌与悲观,这轮关税“大棒”之下的外贸从业者们,反而显得平静许多,甚至可以说处于麻木状态。自特朗普再次上台以来,虽然外贸企业和跨境商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当靴子真的落地,一些人也仍然感到措手不及。 没有人知道这场特朗普所谓的“经济革命”,最后将以何种方式落幕。 1.谁是输家,谁是赢家?根据4月2日行政令,几乎所有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将被额外加征34%的关税。叠加此前已有税率后,部分商品(如纺织、机械)总税率可以高达54%。中银国际的报告测算,如果综合芬太尼问题等因素,实际对华税率可能升至65%-70%。 “这对80%小包直邮的卖家来说是毁灭性的”,经营眼镜DTC品牌的Jason无奈地说道。 Jason的眼镜品牌2024年初上线并很快进入美国市场,凭借高性价比和上新速度快,复购率一度达到20%。但是今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环境日益严峻,他被迫将生意重心逐渐向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只要是做货物跨境,没有不受影响的”,目前Jason抱着“能做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并准备随时彻底退出美国市场。 相比于Jason这样的跨境“新人”,义乌大卖家素简从“特朗普1.0”时代以来,就已经历多次贸易摩擦的“洗礼”,“对我们肯定有影响,但是已经习惯了”。过去几年,素简将主要出口市场拓展至全球几十个国家,因而这轮关税提高对整体生意大盘的影响相对有限。 为了规避美国关税风险,不少企业此前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而这次美国加征关税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只针对来自中国的商品,而是包括全球100多个贸易伙伴,即便是在东南亚建厂的企业也无法幸免。 越南曾是中美贸易战的最大赢家,过去十年来承接了中国转移的30%产能,出口额从1500亿美元飙升至6000亿美元,但此次“对等关税”对越南提出的关税税率高达46%,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高水平之一。据媒体报道,为避免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越南最高领导人已经松口,表示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已经做好将进口关税降至零的磋商准备”。相比之下,墨西哥可能是为数不多可能从“对等关税”中受益的国家。《行政令》第3条第(d)和(e)款规定,从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的进口商品仍适用2025年3月初生效的关税政策—对所有不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原产资格的加拿大或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能源/能源资源以及钾肥征收关税10%)——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薛峰解读,这一条款意味着此次对等关税不适用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一些关键商品(如汽车、农产品、纺织品、药品等)出口美国继续享受免关税待遇。 2.选择放弃,还是咬牙坚持?特朗普以关税作为武器和谈判筹码,对被迫充当“棋子”的企业来说已不是新鲜事,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所能承受的底线在哪里,以及能否接受必须付出的代价。 今年2月,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在中企国际服务中心的一场活动中透露,根据美国国会尚未启动的议案,对华关税最终将提高至40%左右。彼时,特朗普刚刚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霍建国在浙江走访时了解到,企业普遍认为“10%的关税还能对付得了。如果要分摊成本的话,企业占3成,进口商分3成,再向消费者转价3成。” 经营一家高端女士内衣品牌的韩玲也曾对我们表示,“我们只要把售价提高1-2美元,就可以cover增加的10%关税。”但是随着关税陡然提高,外贸企业也不得不重新计算成本分摊。有商家在小红书上愤然晒出美国客户发来的邮件,对方表示希望降低供应价格,“这样的生意还不如不做。” 现实情况下,企业反应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01短暂停摆派李靖所在的公司今年初刚在柬埔寨建设工厂,“原来打算清明节假期过去出差,政策一出,那边所有的项目都暂停了。”不止李靖,有不少商家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特朗普行政令刚出,便收到北美客户临时暂停订单和生产的通知。 02未雨绸缪派 特朗普去年再次赢得大选后,就有一些企业担忧新一轮关税战到来,提前尝试将生意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转移,或减少对美国市场的投入。一些中小商家则开始增加对海外仓的布局,以规避对直接出口商品的关税。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也从去年开始增加对“半托管”模式的投入,引导商家选择海外仓。 03无路可退派但是并非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美国市场的“平替”。以跨境电商为例,根据FTI咨询公司等多家机构的数据,最早孕育了亚马逊、Wish等电商巨头的美国,2024年电商销售额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市场规模是整个东南亚市场的9倍,中东市场的32倍。 “有能力的品牌想在海外快速增长,肯定会首选美国市场。只有在美国站稳脚跟,才算是真正的全球化品牌。”有清洁电器品牌曾说道。 如果说没有更好的选择,是一些企业不愿意放弃美国市场的原因,另一些企业则根本没有选择。韩玲经营的品牌背后是一家大型传统外贸企业,长期向欧洲和中东客户做代工,“为了不损害客户利益,我们自己的品牌不能做欧洲和中东市场。东南亚和南美的消费水平又支撑不起我们的品牌定位,审美方向也不符合。” 因此,不管关税战如何发展,韩玲都必须选择面对,一方面想尽办法压缩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原料或人工上挤挤,10%总降得下来。”另一方面提高售价,她计划4月中旬将电商渠道的产品价格提高20%,“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霍建国看来,高关税是特朗普一直以来惯用的谈判策略,“先开个价,逼你来谈条件。目前我们也在探索怎么缓解这些矛盾。国家的重大的利益还是要维护,该做的还得做。” 面对新的关税政策,中国方面迅速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商务部决定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自4月4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海关总署决定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4月4日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 “现在说定局为时尚早,真不知道特朗普还会做什么。”对于韩玲等见惯了风浪的外贸人来说,不论是推高的关税政策,还是一个月后取消小额关税豁免政策又要生效,一切都还只是开始,能做的只有静观其变,尽力应对。

不追风口,只造「风眼」,这座城市为何让人「上瘾」?
2025年初,关于人才吸引、创新氛围、营商环境的议论此起彼伏:哪座城市对年轻人最具吸引力?创新创业应该选择哪座城市?带着相关问题,我们询问了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它给出了许多参考指标: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生活便利且多元、文化包容性强、创新氛围浓厚,又或者是政策支持、产业生态、融资环境、人才储备、生活成本。具体到城市,深圳,一次都没有落下。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城,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城市,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如今的舆论焦点是,深圳是不是被“整急”了?然而,当四十多年前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炮第一次炸响,敢为天下先的“蛇口精神”早已将创新的基因发展成为深圳的城市内驱力。在这场旋涡中,让深圳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故步自封,而是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默默为企业、个人打造茁壮成长的沃土。大疆汪滔曾说,深圳成就了我们,这里宽容失败,鼓励创新;比亚迪王传福曾说,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腾讯马化腾曾说,如果不是在深圳,腾讯还会不会是今天的腾讯?……而来到2025年,最火的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宇树科技,选择回到南山注册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解答:“各地都有各自的优势”。而业内人士认为,宇树科技选择深圳作为扩展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供应链资源和人才优势,加速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进程。同一时间,抖音选择落地前海,注册资本20亿元;60岁的湖南大学校友许韬,在深圳创业十数年,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首航新能;成立于2022年的逐际动力与2023年的智平方分别完成A+与PreA+轮融资,它们都在半年内完成数亿元融资……“它不承诺我成功,却给我无限可能。”身为普通打工人,重新回到深圳的李林妮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她在17个月前离开了深圳,选择回家,在今年2月末又重新踏入深圳,也为寻找未来发展的机遇。或许正如年轻人不愿意被热搜榜“绑架”,打上“熬夜”“养生”“躺平”“内卷”等各式各样的标签。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网络上的标签已经不重要,只为让企业和个人在现实中找到真实的体感,真正的价值。栽种“梧桐树”选城市就像一场投资,押注的是青春与未来。在年轻人才的抉择天平上,生活成本与事业机遇恰似两端砝码。今年即将毕业于江西大学的言东,在3月末坐上了前往深圳的高铁,他笑着将此次行动总结为:“100块钱莽深圳”。按照他的规划,中午时分就将到达深圳北站,下午先去提早约好的工作面试,晚上前往位于南山的青年驿站。接下来的日子,已经安排数场面试。“最好半个月内找到心仪的。”半个月的时间规划,源于他看到深圳南山最新发布的政策,其中包含了一条于他而言在找工作过渡期内最实惠的政策,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15天。言东还在上学期间就知道应届生来深圳找工作会有免租的驿站作为过渡期的帮助。“以前这个时间还是7天,现在时间延长对我而言,是最大的礼包了。”与此同时,言东打开了微信,分享起他女朋友在深圳实习申领到的520元“感知南山”体验券,里面有100元减50元、满50元减25元、满20元减10元三种面额合计460元的消费券,还有60元能直接抵扣的交通红包。毕业生到外地找工作有免费住宿,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已经开展的政策。中国青年报做了一项调查,91.6%的受访毕业生期待短期免费住宿政策在更多城市推广。这一毕业生期待的政策,深圳是全国首创,并落实了12年。这是被反复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深圳也选择不断加码,在今年2月末,深圳宣布将原本7天的时间,延长至15天。可以说,深圳一直诚意十足,同时也一直用“双区特色”,为年轻人降低生活成本,提供事业机遇。言东和他女朋友享受的正是近日南山发布的“六个一”,这也是深圳巧妙调控“成本与机遇”天平的智慧之举之一。“六个一”是指南山区发布的《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南山将落实“一个人”政策,包括高校大学生“感知南山”行动、新引进入户高校毕业生支持行动、重点产业人才支持行动。落实“一间房”政策,包括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15天住房保障行动、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支持行动。落实“一张桌”政策,包括人工智能创新团队支持行动、孵化空间支持行动、产业空间支持行动。落实“一笔钱”政策,包括青年领航创业团队支持行动、投早投小投科技行动、联合培育行动、千亿融资行动、创投机构支持行动。落实“一场景”政策,包括应用场景开放支持行动。落实“一条龙”政策,包括初创企业“一揽子”服务行动。厚植沃土、筑巢引凤,让深圳成为年轻人最青睐的城市。据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深圳连续两年位居第一。不止于此,深圳也是最多人选择的城市。在全国已公布的2024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深圳以新增19.94万的数据,高居全国首位。这里强大的经济活力、优越的政策支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丰富的文化氛围,让深圳成为大多数人学习、经历,专注未来事业机会挖掘的舞台。这也是每个来到深圳的人最真实的体感。城市困局的破题者“抢人大战”的当下,过渡政策已经成为基本项,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事业的机会在哪里?麦可思曾发布一项调查,在受访的“00后”求职者中,30%的人择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城市,而决定理想城市的核心因素中,人才政策优厚仅34%的人考虑,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活力、就业机会充足、生活环境优越等选项反而排在前面。在跨境商业、海外资产管理领域创业超十年的尚施雨,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最终选择来到深圳。除了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利于对接全球供应链与资本,拓展海外市场、政府对企业各种形式的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氛围。“深圳创业密度全国第一,浓厚的氛围能让我快速融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深圳某大厂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张雪,2020年回到华中地区某省会城市,但半年前,她重新在深圳创业。“有些人和事只有这里可以遇到,这里才有最适合我的行业机会。”然而,当世界不停变化,短期的机会如何转化为长效的发展,成为每一个创业者的困局。不要贪恋过往、原地踏步,敢于创新,重塑实力和定位或许才是唯一破题的办法。张雪回华中的那一年,选择自媒体创业的向笑笑来到了深圳。“最开始创业方向是海外抖音教学,当时是风口,赚了一波快钱,但是这一模式没有高客单、高复购,要不停地想怎么创造流量,当时我比较焦虑。”随着同行的模仿,向笑笑也尝试着转型,在2024年,她跑通了公司的商业模型:帮央国企、产业园区做新媒体转型,通过互联网的链接,为他们导入产业项目。“深圳有足够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但也只有在深圳我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接触到这些核心资源。深圳允许不同的商业模式存在。”打破传统模式,不仅是向笑笑突破困局的法宝,也一直是深圳这座城市愿意为奋斗者所作出的改变。深圳从不怕“第一个吃螃蟹”,在这片土地上,第一个打破“大锅饭”工资制度、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自建市以来,共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此次南山“六个一”政策的“一场景”开放,让像小马智行这样的企业,能够在中心城区进行场景化应用,为算法、模型优化带来丰富的数据指引。“国内面向L4以上无人驾驶车辆的场景,主要都在较偏远城区,深圳敢于把中心城区开放,我们感受到深圳的决心和信心。”小马智行深圳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黄凯霖表示,人工智能需要这些场景开放。疫情之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超预期变化,让创新创业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企业或个人都存在发展困局,“不怕富二代啃老就怕富二代创业”甚至成为一个热梗。实际上,核心变化是企业或个人所能接触的资源在剧烈变化,特别是初期,没人脉、没资源、缺资金,又或是商业模式受经验和认知限制。“X-Day”西丽湖路演社——“六个一”中“一笔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创新创业困局的探索。该项目从股权融资角度打通资本与技术、产业的连接通道,通过“投贷保”联动,集成线上线下多元服务,为企业提供智能化、一体化、定制化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此外,项目还通过专家联动,从技术壁垒、商业化路径、资本估值多维度“把脉”项目。“‘一笔钱’全方位地帮助我们解决切实痛点。创业7年,从四处奔波到集中交流,‘X-Day’是很好的‘相亲平台’,为企业提供加速器和动能。”位形空间CEO彭俊熙4月初参加活动时表示。此外,在南山“六个一”中隐藏着一项极具突破性的探索:将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对经认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初创企业给予领投支持,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这是创投领域的一个关键风向标,更是南山乃至整个深圳深耕创新创业沃土的生动写照。放眼全国,各地国资中鲜有允许这样的高容亏率,足见深圳在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下的大胆突破。时至今日,深圳依旧是勇向涛头立的“弄潮儿”,“敢闯敢试”的蛇口精神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这种精神不仅让许多企业与个人找到无限可能,在深圳成就高光舞台,也让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困局的破题者。中国式奋斗的无数种可能“刚来深圳工资只有4.5k,5年过去,现在是16k了。”2019年稀里糊涂来到深圳的韩志敏说道:“大专学历,在社会上并没有优势,毕业前从未想过去一线城市。但拿到毕业证不到一周,我决定拖着行李箱来深圳。”开始她不认为深圳是“梦中情城”,但后来的经历让她收获良多,有愿意分享经验的领导,更为重要的是,产业交流环境、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包容的市场。“机会很多。”她看到大厂辞职改卖快餐、初中毕业成为跨境电商领域老板、交往的简单需求发展成创业项目……“只要高效执行、勇于创新,懂得借助资源并持续学习,一定有机会成功。”10年前,怀揣几千块就来到深圳创业的海外留学生马俊德感触或许更深。“深圳有无限可能性,不同于其他因城市底蕴带来的财富机会,深圳让更多草根创业有了更加公平的平台。”马俊德创办了共链科技,2020年,公司探索灵活的零工经济平台,这一模式在全国推广落地并没有深圳顺利。“无论发展什么产业,大到政策扶持,小到公司的注册、经营、落户,深圳的效率都是名列前茅的。”在他看来,深圳不仅给了基础的创业保障,这里的包容、平等让他们快速崛起,积累各类资源。如今,共链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校企合作、投资为主的企业。“在深圳只要有想法,肯努力,永远不担心没机会。”马俊德称。“只要有需求,在深圳就能快速组织人才、资金、技术、供应链等资源去响应市场。”悦可昂品牌创始人朱瑞勇表示。2019年,中山大学毕业的他来到深圳进入品牌咨询行业,2023年他在海南创立悦可昂,踏入运动营养补充剂领域。“深圳,让我接触到不同领域、发展阶段的企业,拓展了商业视野,搭建起自身商业落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积攒了各类生态资源。”朱瑞勇表示,回到海南看中自贸港的机遇,将深圳获得的经验、思维,以及建立的资源圈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启航。事实上,深圳不仅提供成长的沃土,还带来加速成长的养分。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曾在2025年2月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初创型的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为13.25年,比全国快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为7.65年和6.83年,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郭子平指出,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众多。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第一;民营专精特新“小巨人”886家,全国第一;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2.37万家和34家,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据统计,深圳已累计迭代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新登记经营主体56.2万户,平均每月新增近5万户,累计续存总量440.4万户,居全国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多数人而言,企业的竞争力成长,所带来的具备足够吸引力的岗位和职业成长空间,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路径。总体而言,深圳,并非将大量资源集中投入到少数优势领域或企业,而是对任何具有潜力的领域和中小企业提供支持,通过深厚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此次南山“六个一”政策,许多企业也评价:现在更能集中精力,聚焦产品、聚焦市场,企业更有底气向前奔跑。这背后是政府将很多企业不敢想、不能想的事情,帮助他们在想。尽管不同的故事中,企业或个人的成长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到的一点是,深圳正在用时间证明,当城市脉搏与企业、个人同频共振,这里能创造无数超越边界的奇迹。

保时捷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下降8%,中国销量下降42%
德国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Porsche)周二表示,受中国和欧洲需求下降的影响,该公司第一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了8%,至71470辆。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降42%,欧洲交付量下降了10%。在德国本土市场,交付量下降了34%,至7495辆。不过,北美市场的交付量增长了37%,达到20698辆,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一些车型的交付与进口有关的推迟。(新浪财经)

工业富联: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1590亿元-1610亿元,同比增长34.0%-35.6%
36氪获悉,工业富联发布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1590亿元-1610亿元,同比增长34.0%-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53亿元,同比增长24.4%-26.8%。

新款小鹏X9预售价格公布:39.98万元起
36氪获悉,4月8日下午,小鹏汽车宣布,2025款小鹏X9预售价39.98万元起,现展车已陆续到达全国214城市超500店。据了解,2025款小鹏X9不仅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还进行了496项零部件升级和35%零部件焕新,全面满足中高端用户对“家庭”、“电动”、“智能”的需求,是全球家庭的科技旗舰新作。

日本三家大型公司因市场动荡推迟1000亿日元债券发行
由于美国宣布关税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已有三家日本公司推迟了价值1000亿日元(约合6.78亿美元)的日元计价债券的发售。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商朝日啤酒(Asahi)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原计划本月发行500亿日元(约合合3.4亿美元)的债券,但由于市场动荡而搁置了发行。三得利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推迟了100亿日元次级债券的发行,这些债券原定于本周定价。日清也表示,已推迟计划中的债券发行,但拒绝进一步置评。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面条生产商原计划发行价值400亿日元的债券。(新浪财经)

恒指涨幅扩大至2%
36氪获悉,截至发稿,港股尾盘再度上扬,恒指涨幅扩大至2%,此前一度转跌;恒生科技指数涨超4.5%。

遇见小面第400店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开业
36氪获悉,4月8日,中式面馆连锁品牌遇见小面第400家门店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内开业。据了解,这也是遇见小面继2024年5月在香港红磡黄埔花园开设首家门店后,在香港地区开设的第六家门店。

中国中煤宣布增持
36氪获悉,中国中煤宣布,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支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集团当日再次启动对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增持计划。

煜邦电力: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和经营没有影响
36氪获悉,煜邦电力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主要通过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企业公开招标进行销售。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和经营没有影响。公司将及时关注市场变化,持续优化经营策略,积极把握发展机遇。

“众擎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
36氪获悉,弘晖基金被投企业“众擎机器人”完成新一轮Pre-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2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StoneVenture领投,商汤国香资本、弘晖基金等一众老股东持续加码。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人形机器人本体、小脑以及具身智能的研发与升级,进一步推动大规模生产,并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众擎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社保基金: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证券时报)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农业股爆发
36氪获悉,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1.58%,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农业、零售、白酒板块涨幅居前,神农种业、品渥食品、永辉超市涨停,五粮液涨超3%,贵州茅台涨3%;汽车零部件、工业机械、互联网板块领跌,凌云股份、赛象科技、博杰股份跌停,数据港跌超7%。

银行股震荡拉升,浦发银行涨近7%
36氪获悉,截至发稿,银行股震荡拉升,浦发银行涨近7%,厦门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无锡银行、重庆银行等涨幅居前。

中国人保: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做好资本市场“压舱石”
中国人保表示,我国经济的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中国人保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将充分发挥行业“头雁”作用,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理念,积极把握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投资机遇,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保力量”。(证券时报)

中美是否会就贸易问题进行会谈或谈判?外交部回应
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中之间是否会就贸易问题进行会谈或谈判?”对此,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的所作所为没有体现出想要认真对话的意愿。美方如果真的想谈,就应该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央视新闻)

农业农村部:今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1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8%
36氪获悉,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9.99,比昨天下降0.15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1.20,比昨天下降0.17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1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8%。

国家能源集团:资产注入
国家能源集团宣布,作为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积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旗下相关控股上市公司已发布公告,从公司生产运营整体平稳、优化提升投资者回报、集团公司持续注入优质资产等方面向市场传递坚定信心,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支持各控股上市公司深耕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资产整合,兑现同业竞争承诺,实现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聚,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新华社)

微牛公司美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36氪获悉,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WebullCorporation(微牛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司通过境内运营实体湖南微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收悉,公司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KGrowthOpportunitiesCorporation合并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同步发行不超过64221920股普通股。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意见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外贸、稳就业的意见及建议。5位企业负责人结合本企业发展实际和所在行业发展现状,介绍对国家有关政策举措落实的实际感受以及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等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与会企业负责人均认为,对美国加征关税已有准备,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国内发展环境稳定、市场空间广阔,企业有信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困难、取得突破、实现更好发展。(证券时报)

东风日产3月销量为40263台
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3月销量为44409台,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40263台。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4146台。(财联社)

北京: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加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联动
《北京市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集意见。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强化规则引领、夯实技术支撑、提升定价能力、构建交易生态。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与其他数据交易机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互认互通,实现数据交易量质的大幅提升,成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枢纽。支持数据企业上市,加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联动;到2027年,北京实现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规模明显提升,数据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数据市场培育取得突破,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系列任务在京率先完成。(证券时报)

欢迎留下您的脚印